公司: 任丘市嘉華電訊器材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13931793488
QQ:407036821
時間:2024-09-10已閱讀過: 86次
電力通訊光纜工程施工表率
目 次
前 言 III
1 總則 1
2 援用圭臬 1
3 定義 2
4 光纜的出廠檢驗 2
5 光纜原料的運輸和倉儲 2
6 光纜的到貨檢驗和驗收 3
7 線路復測 5
8 光纜配盤 6
9 光纜敷設 6
10 光纜接續(xù) 21
11 光纜成端 23
12 殺青驗收 23
附錄1 光纜收盤測試陳述 28
附錄2 直埋光纜底寬和頂寬及埋深條件 30
附錄3 氣送光纜硅芯管規(guī)格、本能機能和埋深條件 31
附錄4 架空光纜的凈距、掛勾程式和敷設工藝 32
附錄5 光纖接頭、光纖編號及光纖色譜表 34
附錄6 光纜全程花費測試記實 36
附錄7 殺青技術資料 37
附錄8 本表率用詞說明 54
前 言
電力通訊光纜是電力體系重要的基礎設施,是保證電網(wǎng)安閑穩(wěn)定運轉(zhuǎn)的重要手段,是電力企業(yè)音訊化的重要組成部門。為表率和完善電力通訊常用光纜的施工方法,保證光纜工程的創(chuàng)辦質(zhì)量,特制定本表率。
本表率的主要參考資料在注釋“2. 援用圭臬”中給出。
本表率的附錄2、附錄3、附錄4為表率性附錄。
本表率的附錄1、附錄5、附錄6、附錄7為資料性附錄。
本表率由廣電通訊中心提出并歸口。
本表率起草單位: 廣電團體電力通訊中心、佛山電力設計院無限公司
本表率主要起草人:李杰、何杰、林衛(wèi)銘
電力通訊光纜工程施工表率
1 總則
本表率劃定規(guī)矩了電力通訊用光纜運輸和倉儲、到貨收盤檢驗、裝配和施工、殺青和驗收條件,是電力光纜線路工程施工質(zhì)量檢驗、隨工檢驗和殺青驗收的依據(jù)。適用于本體系新建、擴建和改建的電力光纜線路工程。
各種光纜線路工程所用器材的程式、規(guī)格、質(zhì)量等均應適當本表率和設計文件條件,工程中不準使用未經(jīng)判定合格的器材。
施工單位制定的施工操作規(guī)程應貫徹本表率的條件。
本表率適用于電力光纜通訊線路,包括光纖復合架空地線(OPGW)、全介質(zhì)自承式光纜(ADSS)和大凡光纜。
本表率未列入之形式按設計文件處分。
本表率的解說權和修正權屬廣電團體公司。
2 援用圭臬
下列圭臬所蘊涵的條文,議決在本表率中援用而構本錢表率的條文。本表率實施時,所示版本均為有用。所有圭臬都會被訂正,使用本表率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圭臬最新版本的可以性。
GB/T 通訊用多模光纖系列
GB/T 9771-2000(所有部門) 通訊用單模光纖系列
GB/T-1998(所有部門) 光纖 總表率(eqv IEC-1-1995)
GB/T 7424.1-1998 光纜 第1部門 總表率(eqv IEC794-1-1-1996)
GB/T 7424.4-2003 光纜-第4部門:分表率 光纖復合架空地線
GB/T.1-2000 光纖光纜連結(jié)器第1部門:總表率
DL/T 832-2003 光纖復合架空地線
DL/T 788-2001 全介質(zhì)自承式光纜
DL/T 767-2003 全介質(zhì)自承式光纜(ADSS)用預絞絲金具技術條件和試驗方法
DL/T 766-2003 光纖復合架空地線(OPGW)用預絞絲金具技術條件和試驗方法
YD/T 908-2000 光纜型號命名方法
YDJ 44-89 電信網(wǎng)光纖數(shù)字傳輸體系工程施工及驗收暫行技術劃定規(guī)矩
JB/T 8137-1999 電線電纜交貨盤
IEC-4-1-1999 光纜 第4-1部門:用于高壓架空電力線的光纜
IEC-4:2003 光纜 第4部門:分表率-沿電力線架設的光纜
IEEE Std 1138-1994 用于公用電力線路的光纖復合架空地線IEEE圭臬
EN:2001 電子元件質(zhì)量保證一致體系—分表率—沿高壓電力線(OCEPL)架設的光纜
3 定義
3.1 光纖復合架空地線 (OPGW)
具有大凡架空地線和光纖通訊才能雙重效力的復合線纜。
3.2 全介質(zhì)自承式光纜(ADSS)
自身蘊涵必要的維持體系可在電力桿塔合適位置上加掛的介質(zhì)光纜。
3.3 大凡光纜
用于通例埋地、管道或架空的光纜。
3.4 光單元
由光纖及其金屬和/或非金屬保衛(wèi)原料組成的光纜部件。
3.5 額外拉斷力(RTS)
ADSS和OPGW構造的計算拉斷負荷。
3.6 最大允許張力(MAT)
ADSS和OPGW在預期最惡毒運轉(zhuǎn)條件下的最大張力,一般推舉為40%RTS。
4 光纜的出廠檢驗
在光纜交貨前,應根據(jù)合同舉行出廠檢驗,除非另有商定。
必要時,應根據(jù)商定舉行光纜與金具的適配性檢驗并簽署驗收陳述。
5 光纜原料的運輸和倉儲
5.1 光纜的包裝和盤具條件
5.1.1 光纜產(chǎn)品應盤裝出廠,小尺寸的軟光纜或設備內(nèi)光纜可成圈出廠。每盤(圈)光纜只能是一個制裝長度,除非另有商定。
5.1.2 光纜應精細整齊地繞在包裝盤上,每盤現(xiàn)實長度應根據(jù)經(jīng)確認的配盤表劃定規(guī)矩的長度,不充許負公差。光纜的外端該當牢固的安穩(wěn)在纜盤內(nèi),兩端應密閉并具有表示端別的顏料標志。通常,鋼絞線規(guī)格。始端A為血色,末端B為綠色。其內(nèi)端在不敗壞纜盤的環(huán)境下應能很容易的移出不少于3m的長度,供本能機能測試用。
5.1.3 纜盤的筒體直徑、最外層與側(cè)板邊緣的距離參見表1。
5.1.4 纜盤上應標明:
a) 制造廠稱號和產(chǎn)品商標;
b) 光纜符號;
c) 長度;
d) 凈重(kg);
e) 制造年、月;
f) 表示纜盤正確旋轉(zhuǎn)方向的箭頭;
g) 保證貯運安閑的其它符號。
5.1.5 每盤OPGW上應附有合格書,合格書上應標明:
a) 盤號;
b) 產(chǎn)品符號;
c) 每根光纖的光衰減實測值。
5.1.6 纜盤的尺寸和承重應適當條件。
表1 纜盤的筒體直徑、最外層與側(cè)板邊緣的距離
光纜型式 纜盤的筒體直徑 最外層與纜盤側(cè)板邊緣的距離(mm)
ADSS 30倍光纜外徑 60
OPGW 25倍光纜外徑 30
大凡光纜 適當相關劃定規(guī)矩 適當相關劃定規(guī)矩
5.2 光纜附件的包裝
a) 應用適當條件的紙箱、木箱、鐵箱包裝。
b) 對懸垂線夾,耐張線夾內(nèi)層條應在其中心位置或裝配起始位置涂有顏料標志,使金具纏繞長度適當條件。
c) 對耐張線夾外層條,在距心形環(huán)預絞絲兩組交錯處應涂有顏料標志標出起纏位置,以確保預絞絲有用長度適當圭臬。
d) 每組預絞絲應備有標簽,注有臨盆單位、臨盆日期、型號、適用纜徑等。
e) 包裝箱外應注明“防潮 勿壓”字樣并防止波折變形。
5.3 光纜的運輸和倉儲
a) 纜盤必需豎直放置,不允許平放和堆放,并要有防搬動的措施;
b) 光纜盤滾動應按標明的指示標志舉行,但不得作長距離滾動;
c) 光纜裝卸應輕吊輕放,克制將纜盤直接從運輸機械上滾下或拖下;
d) 在運輸進程中要用適當?shù)牡踯嚮虿孳嚕跹b時要用合適的纜繩從纜盤軸孔中穿過;用叉車時,不允許與外層的光纜相碰;
e) 光纜應防止遭遇擠壓、沖撞和其他任何機械損傷,防止受潮和長時間暴曬;
f) 若使用全木盤,在運輸轉(zhuǎn)移進程中和進程后,必需檢驗緊固釘能否須要重新整固。
g) 儲運溫度控制在-40℃~+60℃,借使超出這個溫度周圍,托付使用前應舉行復檢。
6 光纜的到貨檢驗和驗收
動工前,鋼絞線廠家。應對運到工地的光纜、器材的規(guī)格、程式舉行數(shù)量清點和外觀檢驗,如發(fā)現(xiàn)異常應作重點檢驗,對光纜、連接器等還應舉行光學特性、電特性的測試。工程所用光纜器材必需有產(chǎn)品德量檢驗合格證,應核對廠方提交的產(chǎn)品測試記實所列項目及目標,能否適當相關圭臬、設計條件或訂貨合同劃定規(guī)矩。
6.1 到貨檢驗
6.1.1 產(chǎn)品資料核對
a) 核對光纜的規(guī)格、長度、工程稱號等,并與光纜施工設計圖對照。檢驗出廠的測試記實和合格證。對照技術文件審查光纖的類別、幾何尺寸、光學本能機能和光纜的機械本能機能、電氣本能機能等目標。
b) 審查配套金具的合格證和出廠檢驗記實,核對金具數(shù)量和型號規(guī)格能否與施工設計條件相適當。
6.1.2 產(chǎn)品外觀檢驗
a) 檢驗纜盤包裝能否敗壞,再移去纜盤的包裝原料和纜盤護墊,仔細檢驗護墊、纜盤以及纜盤上最外層的光纜外皮有無損傷,光纜端頭封裝能否杰出,對付包裝緊張敗壞或光纜外皮有損傷的,應詳明記實,在光纜目標測試時作重點檢驗。
b) 仔細觀察纜盤的中心通孔邊緣,鋼絞線廠家。確認能否由于運輸不當招致纜盤中心通孔受損以及通孔內(nèi)能否生活障礙物。
c) 檢驗金具外觀上能否有在運輸中遭到敗壞以至于使金具強度低落。
對付包裝敗壞緊張或光纜外皮有損傷的,應做好記實,并在光纜收盤測試時作重點檢驗。
6.2 光纜收盤檢驗
6.2.1 構造及完整性檢驗
檢驗形式見表2,如有不符應作記實。
表2 構造及完整性檢驗
序號 檢驗形式 OPGW ADSS 大凡光纜
1 構造完整性及外觀 √ √ √
2 松套管色別 - √ √
3 不銹鋼管標識 √ - -
4 管內(nèi)填充物 √ √ √
5 光纖鑒識 √ √ √
6 光纜構造尺寸 √ √ √
7 絞合節(jié)距 √ - -
8 外層絞向 √ - -
9 內(nèi)墊層和外護套的厚度 - √ √
10 纜芯構造√ √
11 纜內(nèi)填充物 √ √ √
12 光纜標志 - √ √
13 標志的牢固性 - √ √
14 計米標志 - √ √
15 計米長度 - √ √
6.2.2 收盤測試
光纜現(xiàn)場檢驗應測試光纖衰減常數(shù)和光纖長度,所測數(shù)據(jù)可與出廠數(shù)據(jù)對比,以核對在運輸中受損的狀況,該數(shù)據(jù)還可與裝配后所測數(shù)據(jù)比對,以檢驗在裝配進程中和接續(xù)后的變化(提議用同一臺儀表)。
測試儀表應經(jīng)過計量部門校驗并取得合格證,測試方法按IEC、ITU-T、國標等劃定規(guī)矩。
光纖衰減缺點條件見表3。
長度缺點宜為0~+100m的正缺點。
光纜護層對地絕緣電阻應適當相關圭臬。
測試完畢后光纜端頭應重新密封并回復包裝。
光纜收盤測試項目及格式見附錄1。
表3 花費丈量精度條件
光纖類型 作事波長 單位長度衰減缺點(dB/km)
無誤條件 一般條件
多模光纖 850nm 0.1 0.2
1300nm 0.1 0.2
單模光纖 1310nm 0.03 0.05
1550nm 0.03 0.05
6.3 其他器材的檢驗
光纖連接器應具有杰出的反復性和互換性,帶尾纖的連接器尾纖長度要適當設計條件,外皮無損傷,連接花費和尾纖各項參數(shù)適當合同劃定規(guī)矩或設計條件;
各種粘接原料、粘接劑、梗塞劑應檢驗其使用有用期,凡突出有用期的一致絕對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管道光纜所用塑料子管的材質(zhì)、規(guī)格、盤長均應適當設計條件。
7 線路復測
7.1 途徑采選
通盤適當國度創(chuàng)辦的各項方針政策,分析探討運轉(zhuǎn)安閑、經(jīng)濟合理、施工便當?shù)壬矸帧?/p>
通曉線路起訖點及中途必經(jīng)點的位置,按線路起訖點間距離最短原則。
一般應盡可以采選長度短、出格跨越少、水文和地質(zhì)條件好的途徑;盡可以避開森林、綠化區(qū)、果木林、公園、防護林帶等,當必需穿越時應盡量選取最窄處議決,以刪除砍伐樹木;盡可以少拆遷房屋及其他建筑物;盡量少占農(nóng)田;盡可以避開地形地質(zhì)龐大和桿塔穩(wěn)定受脅制的不良地段。
在保證線路運轉(zhuǎn)安閑的前提下,為使線路創(chuàng)辦越發(fā)經(jīng)濟合理,事實上銅包鋼絞線。在某些區(qū)域不得不舉行障礙跨越時,可適當探討光纜對電力線、通訊線、鐵路、公路、通航河流、房屋等的跨越。
電力特種光纜(ADSS/OPGW)原則上隨輸電線路采選路由,并充沛探討光纜機械、電氣及耐環(huán)境影響本能機能。
大凡架空光纜、特種光纜的引下光纜等在跨越障礙物時,最小凈距應適當附錄4劃定規(guī)矩。
7.2 路由復測
以準許的施工圖設計為依據(jù),核對路由走向、敷設位置和接續(xù)點環(huán)境能否安閑靠得住、便于施工維護,如環(huán)境變化必需對施工圖舉行修正時,屬小周圍的修正由施工單位提出全體定見經(jīng)創(chuàng)辦單位贊同贊助確定;屬較大周圍的轉(zhuǎn)折(如改變敷設方式、改變路由等),應做實地勘察,做出對比計劃并經(jīng)設計單位贊同贊助后報原準許單位準許。
復測中繼段距離時應根據(jù)地形升沉丈量,核算敷設總長度應充沛探討接頭堆疊長度、各種必要的預留長度。
熟識熟練地形地貌,纜盤位置,須穿越的障礙物,保證光纜與其他設施如建筑物、樹木的最小距離適當條件。
提供經(jīng)復測核實的施工圖,提供障礙物位置及各種裝配用具的位置,提供光纜接頭點地形、交通等條件的資料。
8 光纜配盤
光纜配盤應根據(jù)復測路由計算出光纜敷設總長度以及全程光傳輸質(zhì)量條件,選配單盤光纜。
光纜應盡量整盤敷設,以刪除中直接頭,同一中繼段內(nèi)盡量選用同一廠家的光纜。
靠局(站)側(cè)的單盤光纜的長度應盡量大于1千米,應采選光纖的幾何尺寸、數(shù)值孔徑等參數(shù)缺點小,一致性好的光纖。
直埋光纜的接頭應策畫在地勢平展和地質(zhì)穩(wěn)固地點,應避開水塘、河流、溝渠及門路等;管道光纜接頭應避開交通要道口;架空光纜接頭應落在干塔或桿旁必定距離內(nèi)(1米左右)。
記實光纜配盤結(jié)果,并在選用的光纜盤上標明該盤光纜所在的中繼段及配盤編號。
9 光纜敷設
無鎧裝光纜的波折半徑應不小于光纜外徑的15倍,施工進程中應不小于20倍;金屬護套光纜施工進程中應不小于30倍。
布放光纜的牽引力應不突出光纜允許張力的80%,剎時最大牽引力不得突出光纜允許張力的100%,主要牽引力應加在光纜增強件上。
為防止在牽引進程中挽救損傷光纜,牽引端頭和牽引索之間應加入轉(zhuǎn)環(huán)。
布放光纜時,光纜必需由纜盤上方放出并維系松弛弧形,光纜布放進程中應無挽救,嚴禁打小圈、浪涌等景色發(fā)生。
光纜布放采用機械牽引時,應根據(jù)牽引長度、地形條件、牽引張力等身分采選聚集牽引、中央幫助牽引、分散牽引等方式。
機械牽引敷設時,牽引機速度調(diào)節(jié)周圍應為0~20m/min,且為無級調(diào)速,牽引張力可以調(diào)節(jié),當牽引力突出劃定規(guī)矩值時應能主動告警并停止牽引。
工資牽引敷設時,速度維系勻稱,一般控制在10m/min左右,學習鍍鋅鋼絞線。且牽引長度不宜過長,若光纜過長,可分幾次牽引。
布放光纜,要嚴密組織,專人指揮,要有杰出的聯(lián)絡工具,布放完畢,應檢測光纖能否杰出,光纜端頭應做密封防潮處理。
ADSS/OPGW光纜的施工組織管理與電力線架設的施工組織管理雷同。如屬新建線路,宜將這兩部門的作事無機地貫串起來。
光纜敷設時線路上投入的施工人員和車輛較多,且受氣候影響較大,所以在采選敷設方式、建造作業(yè)計劃及勞動力策畫等方面要妥善仔細,有應急應變措施。
9.1 ADSS/OPGW光纜的敷設
9.1.1 敷設打定
a) 用具打定:必要的施工用具如卡車、緊線器、張力機、牽引機、纜線開剝工具等,必要的測試儀器如光時域反射儀(OTDR),光功率計、光纜熔接機等。
b) 安閑培訓:嚴肅貫徹電力工業(yè)技術管理、電力安閑與現(xiàn)場檢修規(guī)程等,對施工操作人員舉行有用的培訓。
9.1.2 光纜的展放
9.1.2.1 放線施工區(qū)段及牽引、張力場布置
展放光纜的牽張場地由設計定型塔位及纜盤長度決計,一般在耐張桿塔兩側(cè)。
牽引、張力場應采選合適的位置,應保證光纜進入口仰角小于30°,其程度偏角應小于7°。一般張力機離輸入塔和牽引機離輸入塔的間距至多為3倍塔高,牽張機距桿塔位不小于130m。纜盤維持架應放在離張力機10m左右距離位置,工程施工。在受限制的環(huán)境下也必需維系大于5m距離。
受場地限制時牽引場和張力場均可議決轉(zhuǎn)向滑車舉行轉(zhuǎn)向布場,轉(zhuǎn)向滑車的設置必需根據(jù)全體環(huán)境而定。而且必需使用串行雙輪滑車,當光纜議決轉(zhuǎn)向滑車時。其轉(zhuǎn)角度數(shù)不得大于30°。
每個轉(zhuǎn)角滑車的荷載均不得突出所用滑車的允許荷載,轉(zhuǎn)向滑車圍成的區(qū)域為危機區(qū)。不得放置原料,作事人員不應進入其中。由于轉(zhuǎn)向滑車的設置可以會招致光纜落地,必需采取必要措施增強對光纜的保衛(wèi)。
9.1.2.2 放線滑輪的懸掛
放線滑輪的包絡角不得大于60°,有下列情形之一時,必需掛雙滑輪(或串行雙滑輪):
a) 切近親近牽、張機的起止桿塔;
b) 程度檔距特別大的桿塔;
c) 絕對高差特別的桿塔;
d) 轉(zhuǎn)角塔。
9.1.2.3 牽引繩的展放
用防扭鋼絲繩作為牽引繩議決人力展放。
9.1.2.4 光纜與牽引繩的連接
當牽引張力保證能控制在10%RTS時,應采用合適的電纜網(wǎng)套加上兩個防扭器后與牽引繩相連接。
借使在裝配時施工張力突出10%或中心管式OPGW,必需使用合適的防扭鞭(重錘)。防扭鞭的一端應直接安穩(wěn)在光纜的端頭上,再議決防扭器與牽引繩相連接。
應確保每百米光纜長度不突出5次挽救。
9.1.2.5 光纜牽引
把光纜在張力機上纏繞5—6圈后引出。在OPGW光纜上掛好接地滑車,接好并拔出引入線棒,保證杰出接地。
展放區(qū)段內(nèi)的護線人員在檢驗光纜維持架張力機地錨靠得住后即可正式牽引架線,任何一次牽引都必需取得現(xiàn)場指揮的正式通知。每次發(fā)動應先發(fā)動張力機后發(fā)動牽引機,指令未聽清時,要問清后在操作,指揮人員必需確定沿線沒有任何影響牽引的來因后,方可通知牽引,不得自覺冒險。牽引沿線必需保證通訊的連續(xù)性和通暢性。
沿線收回的任何停機令機手必需立刻反響,隨后再陳述現(xiàn)場指揮人員查清來因。在所有條件充沛打定完畢后始可舉行放線,放線光陰纜必需議決張力機設備出線,克制直接從線盤中拖出。
a) 牽引速度:牽引機應遲鈍加快至5米/分的低速,如確認一切一般,可穩(wěn)固加快至60米/分,現(xiàn)實的牽引速度應根據(jù)現(xiàn)實環(huán)境由指揮長決計。當旋轉(zhuǎn)連接器、防扭鞭過放線滑車時,應減慢牽引速度,同時每基塔位都應有專人監(jiān)視,光纜議決放線滑車的環(huán)境,防止光纜跳槽。
b) 牽引張力:通常環(huán)境下牽引張力應不大于光纜的20% RTS,在任何環(huán)境下,不得突出25% RTS,牽引張力應由牽引機的張力限止開關主動控制。
c) 波折半徑:在無荷載環(huán)境下光纜最小波折半徑為光纜直徑的15倍,在架線有荷載環(huán)境下光纜最小波折半徑為光纜直徑的20倍。
d) 防挽救:必需保證牽引鋼絲繩的絞合方向與OPGW外層絞合線的絞合方向一致,在牽引時應親熱注意防扭鞭的偏轉(zhuǎn)角度,如發(fā)生OPGW絞線拱起或防扭鞭偏轉(zhuǎn)角過大應立刻中止牽引,在掃除阻礙后才可接連入手下手牽引。
e) 防磨擦:放線時必需保證光纜不與空中跨越架及其它容易損傷光纜的障礙物相磨,對容易造成光纜磨損的所在要采取確鑿有用的措施予以保衛(wèi)。
f) 千萬要注意保衛(wèi)光纜不得與滑車墻板或鐵塔橫擔相磨,尤其是轉(zhuǎn)向而又上揚的耐張塔和有上揚的直線塔。
g) 除以上塔位外任何時刻,也都必需親熱關懷其它塔位的光纜能否生活磨損可以,我不知道鋼絞線廠家。如有發(fā)現(xiàn)應及時通知現(xiàn)場指揮采取靠得住的保衛(wèi)措施。
h) 出格環(huán)境: 因施工條件限制確需人力展放大批的光纜時必需專人看好余纜,且保證OPGW最小波折半徑大于500mm,應防止任何造成光纜永久性變形的碰撞,挽救及金鉤。
9.1.2.6 余纜長度控制
張力放線牽引至接近尾線控制長度時即停止牽引,因光纜全部采用空中熔接,故光纜在兩端耐張塔處均必需留有足夠長的余線,余線長度不得小于耐張塔全高+15米,當兩場中隨意馬虎一場知足此條件時可停機并采用緊線預絞絲且則錨固。
9.1.3 緊線調(diào)弛度
9.1.3.1 緊線施工前的檢驗
光纜展放完后,應盡快策畫緊線,緊線前護線人員應對緊線區(qū)段的如下形式重點予以檢驗:能否跳槽,能否有損傷,跨越能否靠得住等。
9.1.3.2 緊線場條件
緊線場與緊線滑車之間的程度距離應大于兩者之間高差的3倍以上。
9.1.3.3 緊線操作
a) 緊線應在日間舉行,且無微風、霧、雪。當掛好緊線區(qū)段一端的絕頂后松出碼線器,即可通知緊線場緊線。
b) 當各觀測檔的弛度都知足設計條件后,隨即在操作塔上裝配耐張線夾并掛線。然后立刻復測各觀測擋的弛度,如適當設計條件,應作好記實,特別注意,光纜弛度與地線和導線弛度有可以不同。
c) 借使弛度突出允許誤差周圍,應在耐張塔上哄騙調(diào)節(jié)板舉行弛度調(diào)整,直至知足設計條件,但完全不允許采用解開耐張線夾重新纏繞的方法舉行調(diào)節(jié)。
d) 多個沒有斷開的耐張段連緊時,應采用由遠至近的緊線方法,即先緊好距緊線場最遠的一個耐張段后,在第二基耐張塔上劃印,并在已緊好側(cè)裝上耐張金具并掛線,然后在待緊線側(cè)裝好耐張線夾并掛好,再緊一下耐張段,依此類推。
e) 裝配待緊線側(cè)耐張線夾時,要探討光纜跳線弧垂(按地線橫擔寬度的1.2倍預留),故此,耐張線夾裝配的起始位置應為劃印點往外移耐張線夾長度加上預留的長度。
9.1.3.4 緊線后處理
a) 緊線完成后,應再次檢驗光纜尾端的封口能否完備,防止光纖暴露在外和OPGW絞線散股。
b) 當不能及時將耐張塔兩端余纜尾端熔接時,應將余纜盤成直徑1.5米左右的圈并牢固地綁托在塔上,嚴禁將余纜掛在塔腳上。
c) 光纜緊好并掛線后,各直線塔必需盡快劃印并用繩子將光纜綁在滑車上,防止光纜在放線滑車內(nèi)來回竄動而敗壞,附件裝配宜盡快舉行。
d) 特別注意,在任何環(huán)境下緊線張力不允許突出光纜的40% RTS。即光纜的MAT。
9.1.4 附件裝配
附件裝配前,應對已架設的光纜舉行且則接地,光纜金具上的各種螺栓及銷釘?shù)拇┫驊c其它地線金具的螺栓穿向一致。
9.1.4.1 懸垂線夾的裝配
a) 采用公用工具提拔OPGW光纜,或用兩個光纜緊線預絞絲碼住光纜兩端中央用鏈條葫蘆對收,使碼住的光纜之間松弛而脫離滑車。
b) 在光纜畫印后,收緊鏈條葫蘆使光纜脫離滑車,為裝配留出足夠的空間;
c) 撤除放線滑車;
d) 將內(nèi)層護線條的符號對準劃印點,順著護線條繞向由中心符號點向兩端永別纏繞,護線條應一根一根纏繞,兩端留25cm—30cm暫不纏繞,以便須要重新裝配時拆出護線條,不得有交錯,且所有的線條阻隔勻稱。
e) 內(nèi)層護線條全部裝上后,用雙手同時擰動所有的線條至尾端,學習鍍鋅鋼絞線。使其就位。所有線條尾端應對齊,缺點應不突出50mm,否則應重新裝配。
f) 裝配橡膠套(襯墊):將兩片橡膠襯墊從高低兩個方向包裹光纜,膠套的中心符號與已裝配好的內(nèi)層護線條中心符號對齊,并用膠布且則安穩(wěn)。
g) 裝配外層懸護條,將第一根外層懸護條置于膠套上,使其顏料標識向外根據(jù)懸護條繞向?qū)⑵淅p繞在膠套和接地片上。纏繞長度應能以保證膠套穩(wěn)定(端部可以留30cm暫不纏繞,以利變化)。以相等的阻隔裝配剩下的線條。不得堆疊,交錯和歪曲線條,注意,外層懸護條要順著膠套的弧形外廓裝配。對付雙懸垂線夾而言,外層懸護條的中心應在兩個膠套中央。
h) 將懸垂線夾的夾板與懸吊金具連接并擰緊螺絲,松出鏈條葫蘆,使懸垂金具串受力。
i) 裝配接地線,接地線與光纜議決并溝線夾連接,或接地片連接,并溝線夾與空中垂直,接地線裝配在光纜下方,就近與地線橫擔角鐵相連。
9.1.4.2 耐張線夾的裝配
a) 在裝配內(nèi)絞絲前,將預絞絲耐張線夾組件穿過心型環(huán)并使之與光纜平行。預絞絲上有絞合色標,在光纜與該色標接觸處作上符號,作為裝配內(nèi)絞絲的定位符號;
b) 裝配內(nèi)絞絲:將內(nèi)絞絲的絞合裝配色標(離線條端部較遠的色標)對準方才在光纜上所做的符號,須內(nèi)絞絲繞向從中央向兩端同時纏繞,為易于重新裝配,可將末端留下部門節(jié)距暫不纏繞。
c) 裝完第一組后,將第二組和第一組絞絲對齊,在光纜上將第二組絞絲繞4—6個節(jié)距,使末端絞絲松弛,把剩下的內(nèi)絞絲依次對比纏好要保證內(nèi)絞絲不交錯且阻隔勻稱。
d) 內(nèi)層絞絲全部裝上后,用雙手同時擰動所有的內(nèi)絞絲至尾端,使其就位,所有的內(nèi)絞絲尾端應對擠,缺點不突出50mm,否則重新裝配。
e) 裝配外絞絲耐張線夾,將外絞絲的絞合色體與內(nèi)絞絲的絞合裝配色標對齊,從色標同時纏繞預絞絲的兩條分支,兩條分支之間的間隙要勻稱,且必需使所有的線條都扣緊到位。
f) 接地線的裝配,一端接在接地片或用并線夾的槽中,另一端與塔桿連接。
9.1.4.3 不開斷的耐張塔跳線裝配
在光纜不開斷的耐張塔,你看鋼絞線規(guī)格。裝配兩端的耐張線夾后,應在兩個耐張線夾之間的呈松弛形態(tài)的光纜上裝配跳線夾具,跳線夾具與引下線夾具相同。
9.1.4.4 護線條和防振錘的裝配
a) 確定防振錘的裝配位置并做好符號。
b) 借使裝配位置落在耐張/懸垂線夾預絞絲之外,則首先裝配護線條。將護線條中心色標與裝配位置對齊,可逐條地纏繞護線條,也可將護線條預絞成2-3根一組的子束后再纏繞到光纜上。防振錘護線條末端與金具護線條預絞絲末端的距離大于70mm。
c) 抓緊線夾蓋上的螺釘,讓錘頭較大的一端朝桿塔一側(cè),將防振錘的線夾部門夾持在第一個裝配位置。
d) 擰緊線夾蓋上的螺釘。第一只防振錘裝配完畢。
e) 用異樣的方法裝配好其他防振錘。
9.1.4.5 防振鞭的裝配
防振鞭應根據(jù)設計條件裝配。多根可并聯(lián)或串聯(lián)裝配。為了防止發(fā)作電弧,防振鞭與金具預絞絲末端應維系適當距離。
9.1.4.6 接地線的裝配
接地線主要用OPGW光纜工程,為短路電流提供通路。接地線有不同的長度,應根據(jù)設計文件裝配。接地線的導電截面積應不小于OPGW的金屬截面積。
a) 塔上采選一個位置和尺寸都合適的最佳孔位,將接線端子安穩(wěn)在鐵塔上,略微擰緊螺母(以便稍后調(diào)整接地線夾,留待末了擰緊)。
b) 將OPGW光纜和接地線另一端平行嵌入并溝線夾的雙槽內(nèi),讓接地線處于天然形態(tài),不要過度波折或繃得太緊。放好彈墊,擰緊螺母。
c) 擰緊所有螺母(以壓平彈墊為宜)。
9.1.4.7 引下線夾具、引下線、接線盒及余纜的裝配。
引下夾具是用來將光纜引下線段,(由耐張線夾至接線盒)緊固在桿塔的塔材上。防止光纜被風吹動碰撞塔材而受損傷。根據(jù)線路桿塔的品種不同,其塔型有角鋼型和圓柱型,所以引下線夾的裝配方式也分為角鋼型構造和抱箍型構造。
a) 引下線在裝配進程中,光纜的波折半徑不得小于600mm。
b) 鐵塔的引下線同一由腳釘角主材引下;水泥桿的引下線夾由架設光纜側(cè)引下,引下線夾具平均裝配距離1.5~2m。
c) 余纜架的裝配,對付鐵塔,余纜架裝配在下橫擔下方第一個橫隔面;對付水泥桿,裝配高度為導線橫擔下方5~6m;對付龍門架,裝配高度離空中5m。
d) 在光纜接頭的桿塔上,對接后多余的光纜按1m的直徑盤在余纜架上。
9.1.4.8 絞絲裝配的注意事項
在光纜線路金具中有各種內(nèi)絞絲(構造加固條)和外絞絲(外層懸護條或預絞絲型耐張線夾),各種絞絲都是根據(jù)不同的工況,不同的作用舉行特別設計的。改變?nèi)魏尉€條的數(shù)量、長度、螺旋方向及錯用不同型號的絞絲都會影響光纜的一般運轉(zhuǎn)以至敗壞光纜,所以在發(fā)放原料及裝配前必需仔細核對圖紙。
9.1.4.9 ADSS光纜的掛點
a) 應詳明核算鐵塔左近空間電位與場強,對付多回路、轉(zhuǎn)角塔、高電壓等級、引下光纜等龐大工況,要仔細核算判辨,貫串光纜護套原料,確定合理的掛點位置。
b) 應嚴肅按設計給定的掛點位置舉行裝配,裝配誤差在任一方向上不得突出50mm 。
c) 光纜在程度和垂直兩個方向上的投影不能與導線和地線出現(xiàn)交錯,以防止在風偏和爬動光陰纜與導線、地線發(fā)作碰撞(鞭擊)。
d) 光纜不應與桿塔發(fā)作碰撞和沖突。
e) ADSS光纜對空中及交錯跨越的最低高度應知足《電業(yè)安閑作事規(guī)程》的條件。
在知足以上條件環(huán)境下,ADSS光纜的架設應使線路桿塔受力最小。
9.1.4.10 ADSS光纜與空中及交錯跨越物的最短距離
ADSS光纜與空中及交錯跨越物的最短距離條件如下:
a) 居民區(qū)(村莊) 6m
b) 鐵路 7.5m
c) 公路 6m
d) 房屋垂直距離 2.5m
e) 通訊線交錯距離 1m
f) 10kV電力線交錯距離 1.5m
g) 35kV帶電導線、架空地線 3~1.5m
h) 110kV帶電導線、架空地線 3.5~1.5m
9.1.4.11 ADSS光纜地面作業(yè)安閑措施
a) 凡在桿塔上裝配金具、滑輪等墜落高度在2米以上的作業(yè)應視為地面作業(yè),地面作業(yè)應遵照電業(yè)安閑作事規(guī)程的相關劃定規(guī)矩執(zhí)行。
b) 列上天面作業(yè)的人員,應舉行體魄檢驗。患有不宜處置地面作業(yè)病癥的人員不得列上天面作業(yè)。
c) 地面作業(yè)必需使用合格的安閑帶(繩)。安閑帶(繩)必需拴在牢固的構件上,并不得低掛高用。
d) 地面作業(yè)所使用的工具和原料應放在工具袋內(nèi)或用繩索綁牢,高低轉(zhuǎn)達物件嚴禁拋擲。
e) 地面作業(yè)人員在轉(zhuǎn)移作業(yè)位置時不得落空保衛(wèi),手持的構件必需牢固。鍍鋅鋼絞線。
9.1.4.12 ADSS光纜帶電作業(yè)安閑措施
a) 在帶電線路桿塔上作事人身與帶電導線最小安閑距離必需知足《電業(yè)安閑作事規(guī)程》(DL408-91)中相關線路帶電作業(yè)最小安閑距離的劃定規(guī)矩,如表4所示。遇出格環(huán)境達不到該條件時,必需采取靠得住的安閑技術措施,經(jīng)主管臨盆引導元首(總工程師)準許后可采用括號內(nèi)數(shù)值。
b) 帶電作業(yè)應采取防感應電措施。全體方法既可在光纜施放端的張力機上接地,也可將光纜議決纜盤靠得住接地。
c) 帶電作業(yè)應在杰出的天氣下舉行。如遇雷、雨、雪、霧、風力大于五級時不得舉行帶電作業(yè)。在水田作業(yè)時風力不能大于四級。
d) 帶電作業(yè)應簽發(fā)作事票。作事票簽發(fā)人和作事職掌人應具有帶電作業(yè)踐諾體會。作事票簽發(fā)人必需經(jīng)局(廠)引導元首準許,作事職掌人可經(jīng)工區(qū)引導元首準許。
e) 帶電作業(yè)必需設專人監(jiān)護。監(jiān)護人應具有帶電作業(yè)踐諾體會,并由供電局處置線路作事的人員擔任。監(jiān)護人不得直接操作。監(jiān)護的周圍不得突出一個作業(yè)點。龐大的或高桿塔上的作業(yè)應增設(塔上)監(jiān)護人。
f) 帶電作業(yè)時應停用重合閘,并不得強送電。嚴禁約時停用或回復重合閘。
g) 在跨越輸電線、通訊線、鐵路、公路等路段時,應搭設合格的越線架。越線架上應懸掛能干的戒備標志。重要的越線架應體會收前方可使用。
h) 搭設或撤除越線線架應設安閑監(jiān)護人。
i) 搭設跨越重要設施的越線架,應事前與被跨越設施的單位取得聯(lián)系,必要時應請其派員監(jiān)視檢驗。
表4 人身與帶電體的安閑距離
電壓等級(kV) 10 35 63(66) 110 220 330 500
距離(m) 0.4 0.6 0.7 1.0 1.8(1.6) 2.6 3.6
9.1.5 ADSS/OPGW施工注意事項
9.1.5.1 線路施工時設有專人職掌安全與治安維護作事,嚴肅按安閑規(guī)程舉行操作,嚴禁違章作業(yè),粗獷施工。
9.1.5.2 電力線上方的牽引繩在騰空后必需采用碼線器、圓把螺栓或地線線夾等舉行雙安全。
9.1.5.3 施工前,必需在跨越電力線的上方曾經(jīng)施工完畢的導線之間用尼龍繩織網(wǎng),網(wǎng)應織在左右相導線之間,長度該當保證在事故環(huán)境下墜落,對線路下方的電力線有足夠的安閑距離,另外于ADSS帶電線路應搭保衛(wèi)架,能夠停電的線路推舉停電舉行施工。
9.1.5.4 為防止雷電感應與動力機械漏電傷人,施工中采取以下防護措施:
a) 展放牽引繩與光纜時,在牽引機與張力機兩側(cè)都裝配接地滑車,滑車用不小于25mm軟銅線與接地棒相連,接地棒用Φ30圓鋼打入公開至多0.5m。
b) 將光纜與桿塔身短接,放掉靜電后,才舉行提線、緊線與附件裝配作業(yè)。附件裝配完畢后,及時按設計條件裝好接地線。
c) 對付牽引繩與OPGW光纜要跨越帶電體的一個桿塔檔,兩側(cè)鐵桿塔上的滑車要靠得住接地。
d) 地錨的埋設深度應與鋼絲繩規(guī)格相配,埋設牢固,并留有防滑層。
e) 各種工用具要增強檢驗,發(fā)現(xiàn)有缺陷、磨損、斷股、強度不適當安閑技術條件的工用具一致絕對不得進入現(xiàn)場。
f) 仔細檢驗緊線與附件裝配用的公用緊線器的螺栓,使之緊固到位、受力勻稱,其受力方向與光纜受力方向一致,防止沖擊與滑動。
g) 嚴肅根據(jù)帶電跨越施工的相關劃定規(guī)矩舉行施工操作。
h) 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人員均應帶安閑帽,地面作業(yè)人員還應配帶安閑帶。
9.1.6 光纜進變電站,防地電位降低措施
進入各變電站架空光纜,應增強對電力阻礙環(huán)境下地電位降低的防護,防護距離110kV站應不小于200m,220kV站應不小于300m。其保衛(wèi)的距離確定是該點到變電站地電網(wǎng)的距離。變電站的墻體、電力電纜溝均屬于地電網(wǎng)周圍。保衛(wèi)距離應從墻體和電纜溝向外側(cè)線路計算。保衛(wèi)方法:墻體鋼吊線安穩(wěn)處、角桿終結(jié)處,需用隔電子把鋼吊線與墻體和電桿隔開。對于鋼芯鋁絞線。另內(nèi)在距離變電站400m左右處加一組地線,把光纜的鋼線接地。施工簡圖如圖1所示:光纜。
自承光纜鋼絞線 隔電子做回頭
隔電子
不帶鋼線光纜
從變電站墻上入站 電桿入站
內(nèi)襯90毫米寬高壓橡膠墊
光纜
直線桿
圖1 防地電位降低施工圖
9.1.7 光纜的防雷
光纖是非金屬原料,自身不受雷電的影響。但光纜中的金屬護套、銅芯線同等樣受雷電的影響,雷擊后能使遠供電源中斷、塑料護套造成孔洞。尤其雷擊發(fā)作的巨大壓力能使光纖折斷或受損。當施工中遇到以下環(huán)境時,應采取防雷措施:在大地表層2m深處比下層10m深處的土壤電阻率小5倍以上時;在土壤電阻率普遍大的區(qū)域(ρ>500Ω.m)如有地段土壤電阻率較小時(ρ<500Ω.m)則該電阻率小的地段要采取防雷措施;光纜與單棵大樹、弱電線路、35kV以下電桿、挺拔建筑物隔距不夠時。
a) 敷放排流線防雷:采用7/2.2鍍鋅鋼絞線作防雷線,方法是在光纜上方30cm處,平行敷設兩條防雷線,兩線相距40cm,并將兩端引向大地電阻率小的所在,敷設長度一般每處不小于2km。
b) 做消弧線圈:直埋光纜與單棵大樹、電桿、挺拔建筑物、礦泉、公開水入口處的隔距滿意足相關劃定規(guī)矩時,可采用消弧線圈方法保衛(wèi)光纜。
c) 在光纜接頭處兩端及光纜終端,金屬護套和金屬增強心在電氣上相互絕緣,且不接地,對地表露絕緣形態(tài),可防止光纜中感應雷電流積蓄,造成危機影響。
d) 在光纜選型時,盡量采用無金屬光纜,尤其在電力隧道中敷放的光纜,更應采用無金屬阻燃光纜。
e) 對付架空光纜,大部門可哄騙原架空明線桿路,原防雷設施仍起作用。為了刪除雷電的影響,光纜吊線可每隔1km舉行一次接地。也可哄騙原明線的地線接地。
9.2 大凡光纜的敷設
9.2.1 敷設打定
a) 線路器材:光纜規(guī)格、長度、每盤光纜的出廠數(shù)據(jù)、質(zhì)量保證書、接頭盒、終端盒及通例線路器材。
b) 除通例電纜用工具外還應打定:光纜熔接機、光時域反射計(OTDR)、光源光功率計、現(xiàn)場聯(lián)絡電話機、光纜、光纖的開剝工具等。
9.2.2 光纜施工的一般原則
9.2.2.1 光纜的一次布放長度
光纜的一次布放長度要根據(jù)全體地形環(huán)境條件和施工工藝及光纜自重抗拉力來決計。根據(jù)體會,一般一次布放長度為1~2km。有A、B端條件的光纜按設計方向布放。
9.2.2.2 允許拉力和側(cè)壓力
布放纜時牽引力不應突出光纜抗拉強度的標稱值,一般應取標稱值的85% 或更低,剎時最大牽引力不得突出標稱值的100%,豈論用工資或機械都要防止浪漏、打小圈等景色,纜盤要維系松弛。一般條件見表5。
表5 光纜對不同敷設方法的一般條件
敷設方法 拉伸強度(N) 抗側(cè)壓強度(N)
作事時 敷設時 作事時 敷設時
架空、管道 600 1500 800 1000
直埋 1000 3000 1000 3000
9.2.3 光纜敷設方法
以下兩種基礎方法可心根據(jù)現(xiàn)實環(huán)境選用。
a) 纜盤運動法:又稱后向牽引或主動放線法。纜盤安穩(wěn),光纜放開用牽引繩或工資直接拉纜。
b) 纜盤搬動法:又稱主動放線法。纜盤沿布放路由搬動放開光纜。
9.2.4 光纜直埋敷設的工藝流程和一般條件
9.2.4.1 工藝流程
光線直埋工藝流程見圖2。
圖2 直埋工藝流程圖
9.2.4.2 底寬和頂寬及埋深條件
直埋光纜開挖的底寬及埋深條件見附錄2。
9.2.4.3 敷設條件
a) 直埋光纜宜選用鎧裝護套或鋼絲護套,光纜盤長以2000m為宜。光纜死接頭的接頭衰耗不大于0.05dB; 光纜活接頭的接頭衰耗不大于0.5dB。其允許張力一般為1000kg。
b) 光纜溝道、接頭坑應適當表率條件,溝深不得少于1.2m,在松土地段、民房左近挖溝時,應加裝檔土板,防止塌方。光纜溝盡量直,溝的波折半徑一般不應小于20m,溝底平整,規(guī)格。清除碎石和其他物件。
c) 用工資布放光纜可根據(jù)施工人員幾多采取不同方法,人員少時可把每盤光纜分囤沿線設置,分段布放。每人抬放光纜不大于10m,不許光纜貼空中行走,免得擦傷。
d) 在堅石地段布放光纜 ;應在溝底先墊10~15cm細沙土。光纜布放完后回填土,應先回填30cm細土,再蓋下水泥電纜護板,然后再回填其它土。每回填30cm土后應下人踩踏平,回填土應高出纜溝20cm左右。
e) 光纜曲率半徑一般不小于20R,在艱巨地點不得小于15R。
f) 光纜接頭盒應裝配靠得住,防止進水,光纜在接頭盒兩側(cè)應預留10m左右,金屬護套和金屬增強心不要連通。
g) 為防止地電位降低、危及光纜安閑,在進入變電站時,應距變電站地電網(wǎng)外側(cè)400m左右采用無金屬光纜進站。
h) 凡穿越公路、鐵路應頂3寸鐵管,再穿子管議決。
i) 盡量采用“盤移法”或“∞”字圈放擔架。牽引法時,要配置滾軸。用手拉伸時,根據(jù)纜重每2~10m配1人,肩扛光纜防止銳角和“浪涌”。布纜速度5~10m/min。
j) 直埋光纜標樁,至多隔200m左右一個,光纜拐彎處、過路、過溝渠、過鐵路等,應增設標樁,標樁露高應為40cm,標樁編號要面向公路側(cè)。在沿線的安穩(wěn)建筑物上,應用紅磁漆標明光纜距建筑物的隔距符號,標樁與建筑物符號的字體必定要表率清楚。如有可以,可采用噴漆法書寫。
9.2.4.3 連接點處理
a) 建人孔;
b) 挖大坑;
c) 且則保衛(wèi):纜端密封,用混凝土板或磚暫時保衛(wèi)交疊部門,復土后,打三個樁定位,丈量并記實位置。
d) 回填土,埋設路由標志。
9.2.5 管道光纜敷設裝配的工藝流程和一般條件
管道光纜一般選用尼龍增強心光纜,郊區(qū)布放宜選用2000m盤長、郊區(qū)布放選用2000~3000m盤長。每千米的中央井段應余留20m。電力隧道布放光纜宜選用無金屬阻燃光纜,盤長選 2000~3000m為宜,每千米的中央部位應余留20m。
9.2.5.1 工藝流程
圖3是管道工藝流程暗示圖。
圖3 管道工藝流程
9.2.5.2 子導管選型
水泥管孔內(nèi)應敷設子導管,一般條件如下:
a) 1個管孔內(nèi)可放3~4根導管,但導管等效總外徑應不大于主管孔內(nèi)徑85%。
b) 子導管采用半硬塑料(PE或PVC),內(nèi)徑ф25~27mm,壁厚2~3mm。
c) 子導管長度100~200m,在主管道內(nèi)不允許子導管接頭。
9.2.5.3 子導管布放
a) 三根或四根同時布放,一次敷設長度≤300m。
b) 為防子導管扭絞,先用膠布綁扎,間距≤2m。
c) 導管內(nèi)可事前布放好拉纜用牽引線(可用錦綸線)。
d) 用機械布放時,規(guī)范。速度≤10m/min
e) 在下列環(huán)境下,導管可不啟齒,直接穿越:人井間距很小,如兩個井距加起來≤120m,并且不是接頭位置;路由直,不是接頭位置;主管道無高差、無位差,不是接頭位置。
f) 子導管在人井內(nèi)適當留長(可拉至井口),截去后,用塞子堵住,防泥砂污物流入,盤曲后放至井底。
9.2.5.4 機械敷設
a) 牽引機械
牽引機械裝配定位應牢固靠得住;牽引張力設定、超載脫扣等安全體系一般;牽引速度應≤10m/min。
b) 光纜防機械損傷
施工時防光纜機械損傷可以采用的方法和措施如下:
光纜進出人井口時,防沖突損傷,可用子導管拉出空中保衛(wèi),或采用喇叭口,入口可用子導管或?qū)л啠ò霃健?0R);
拐彎人井或管孔有崎嶇差,位差時,采用子導管安穩(wěn)或用導輪作光纜波折保衛(wèi);
采用液體石蠟或尼龍微球光滑劑約可減小30~40%的沖突力;
纜盤仍用工贊助推,此法并不減小沖突力,主要是監(jiān)視控制光纜曲率半徑;
光纜與牽引線之間須用牽引頭和防扭器;
施工完畢后將管孔、子導管孔梗塞,防泥沙和鼠害。
9.2.5.5 工資敷設
a) 放纜盤1~2人,將子導管拉出空中,穿入光纜,防井口處機械損傷,助推控制光纜波折半徑。
b) 每個直道人井配置1人助拉。
c) 拐彎人井配置2人,1人助拉,1人控制波折半徑。
d) 端頭收纜3~4人(不突出4人)。
e) 維系通訊聯(lián)絡通暢。
f) 在突出一次敷設長度時,采用“倒拉”(打8字)方法:纜盤放在中央位置,盡量采選在拐彎處坦蕩地;光纜從一端放到位后,將殘余光纜以“8”字形收留,然后向另一端倒拉;“8”字形盡量對稱,曲率半徑遠大于40R,并防車壓、人踩、硬物沖砸。
9.2.5.6 人井內(nèi)光纜處理
a) 每個井內(nèi)要放綁扎余量,沿井壁綁扎,必要時在井內(nèi)盤一圈,作為維修余量,曲率半徑不小于20R。
b) 光纜與子導管端口處用密封帶包扎封口,并掛標志牌。
c) 接頭人井中光纜留長5~10米,用熱縮帽或密封帶作封口處理,天然盤曲后放井底,備接續(xù)用。
d) 人井內(nèi)接頭盒安穩(wěn):聽說電力通信。光纜接頭盒安穩(wěn)在托架上,并將余纜盤曲綁扎安穩(wěn);光纜接頭盒的位置在人井最下層,終年水線之上,并掛標志牌。
布放管道光纜要注意安閑,要檢驗人孔井中能否有毒氣,要通風。井口要設圍欄。高低井時不可蹬踏其它電纜和電纜支架,要抽干井中積水。光纜在人孔井中要布放整齊,要設標牌,要整理井中雜物。
在電力隧道或變電站內(nèi)布放光纜,不可蹬踏電力電纜,不能震動電力設備,對帶電設備要維系必定的安閑距離,要有專責監(jiān)護人。
9.2.6 氣送光纜敷設裝配的工藝流程和一般條件
氣送光纜法的全稱是“高壓氣流推動法”,其工藝方法介于直埋和管道之間。即用直埋的方法布放氣送硅芯管道,用雷同管道的方法敷設光纜。
9.2.6.1 硅芯管的規(guī)格和盤長
創(chuàng)辦光纜管道常用的HDPE硅芯管中40/33硅芯管主要適用于平原、丘陵、公路、路肩和溝邊區(qū)域,46/38硅芯管主要適用于山匹、彎度較大的公路路肩和溝邊等區(qū)域。其盤長永別為2000m和1500m(可定長臨盆)。
9.2.6.2 硅芯管管道的敷設
a) 埋深條件:硅芯管的埋深條件應知足附錄3的劃定規(guī)矩。
b) 敷設條件要領:
溝底平展、拐彎禁急、落差須緩;兩端管口在布放之前應封堵;管道在溝內(nèi)應平整、順直,遇溝坎及轉(zhuǎn)角應將光纜溝拉平并裁直,變成平滑過渡;布放后,應盡快連接密封,對引入手孔的管道應及時封堵;同溝布放兩根以上管道時,應采用不同顏料的硅芯管,全程用管顏料或符號序次須維系一致。
c) 連接件及工具
應采用與硅芯管匹配的高質(zhì)量連接件及工具。
氣密封接口:敏捷連接兩段硅芯管;
修補管:遇不測敗壞時敏捷修補取代被損管段;
抗纜塞:硅芯管與光纜接頭盒連接處的密封保衛(wèi);
護纜塞:預埋空管防泥沙和水進入的密封塞;
公用工具:公用割刀、接口扳手、滑輪割刀和修補鉗等。
d) 敷設方法
無障礙時,每100m左右設一私人牽管前拉,直至放完;有障礙物時從預留孔中穿越。
9.2.6.3 氣送光纜敷設
通常環(huán)境下,一臺吹纜機一次可吹1000-2000m光纜長度;采用多臺吹氣機接力,光纜盤長可迭擇4000-6000m。
9.2.7 架空光纜敷設裝配的工藝流程和一般條件
9.2.7.1 一般探討
光纜在郵電圭臬桿路的架空敷設,要探討的主要身分有:如吊線和光纜的溫度特性、抗拉強度和垂度(最大負荷時伸長率小于0.2%)、桿距、風荷、冰凌、防雷擊、外力損傷(槍擊、小植物、山火以至偷盜)。
9.2.7.2 工藝流程
架空光纜敷設裝配的工藝流程見圖4。
圖4 架空光纜敷設裝配的工藝流程
9.2.7.3 桿路條件
優(yōu)選一級二級桿路,市話農(nóng)話桿路適當架掛條件時也可哄騙。
a) 架空光纜凈距條件:基礎桿高要適當光纜距地垂直距離,并適當與其他設施的程度凈距,見附錄4。
b) 電桿強度:
架掛光纜后,安閑系數(shù)(K)至多應知足:水泥桿K ≥2;防腐木桿K ≥2.2
9.2.7.4 吊線
a) 吊掛分量:鋼絞線(吊線)在不同負荷區(qū)和桿距時允許吊掛光纜分量見附錄4。
b) 吊線架掛位置:位于最末層線擔下不小于45cm處,距空中高度不夠時可局部上移;兩層以上吊線,間距不一般為40cm。
c) 吊線阻隔接地,并在局站外終端處接地。
9.2.7.5 掛鉤程式
見附錄4。
9.2.7.6 吊線掛鉤的敷纜工藝
架空光纜的吊線掛鉤敷設工藝暗示圖見附錄4。一般采用工資或機械在空中上的牽引法,借使是先上掛鉤,則在空掛鉤內(nèi)打上牽引線,在光纜和牽引線中串入防扭器,在牽引線的另一端直接牽引。常用的方法還可先放纜后掛鉤。這時桿上先要裝上滑輪(40R),把光纜拖沓到位后,再由若干人在后頭邊整理、邊掛鉤。這兩種方法都條件:
a) 每隔2~3根桿上1人助拉;
b) 牽引速度≤10m/min;
c) 防止小圈,防止“浪涌力”;
d) 轉(zhuǎn)角桿必需加滑輪;
e) 纜盤助推2人,拉纜3~4人(最多4人);
f) 保證通訊聯(lián)絡通暢;
g) 每隔必定距離,光纜在桿上作適當預留,你知道鍍鋅鋼絞線。作維修余量;
h) 光纜接頭盡量策畫在桿子左近,預留7~10m。
9.3 局內(nèi)光纜
局內(nèi)光纜一般從局昔人孔經(jīng)公開進線室引至光端機,由于路由龐大,宜采用工資布放方式,布放時高低樓道及每個拐彎處應設專人,按同一指揮牽引,牽引中維系光纜呈松弛形態(tài),嚴禁出現(xiàn)打小圈和死彎。
局內(nèi)光纜應作標志,以便鑒識。
光纜在進線室內(nèi)應采選安閑的位置,當處于易受外界損傷的位置時,應采取保衛(wèi)措施。
光纜經(jīng)由走線架、拐彎點應予綁扎,高低走道或爬墻的綁扎部位應墊膠管,防止光纜受側(cè)壓。
10 光纜接續(xù)
光纜接續(xù)包括光纖接續(xù)、銅導線、護套、增強芯的連接,接頭花費的丈量,接頭盒的封裝及接頭的保衛(wèi)裝配等,條件:連接花費小,知足線路傳輸本能機能條件,本能機能穩(wěn)定,歷久靠得住性高。
光纜接續(xù)是光纜線路施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光纖熔接和接頭盒保衛(wèi)是目前光纜永久(安穩(wěn))式接續(xù)最常用的方法。
光纜的接續(xù)一般在空及第行,圖5是光纜接續(xù)的一般步驟。
圖5 光纜接續(xù)的一般步驟
10.1 光纜接續(xù)的打定作事
a) 打定接續(xù)環(huán)境(工程車、帳篷等),防止水汽、灰塵等的影響。當環(huán)境溫渡過低時,應采取升溫保溫措施,確保人員和設備一般作事。學會電力通信光纜工程施工規(guī)范。
b) 打定接續(xù)的儀器、儀表和工具。
c) 核對接頭位置、光纜的型號規(guī)格、光纖類型、色標和芯數(shù)。
d) 應截去架線牽引時受損的部門,約5至10m,根據(jù)條件預留合適長度。電力光纜的余纜長度應能抵達從桿塔引下,并延長到熔接作業(yè)點。
e) 裝配接頭盒支架體系或作事臺。
10.2 開剝光纜
應根據(jù)光纜的構造型式和接頭盒的不同構造及盤纖方式開剝光纜的各部門構造。
10.3 接頭盒部件(支架)裝配
應根據(jù)不同接頭盒的裝配說明和程序舉行裝配。
10.4 護層和增強芯處理
不同的工程和光纜型式對護層和增強芯的處理條件不同。
a) 大凡光纜的金屬增強芯和金屬護層應根據(jù)設計條件永別或同時作電氣連通、電氣絕緣、引出接地或引出監(jiān)測線。
b) ADSS光纜的護套、紡綸增強件和中心非金屬增強件應按條件安穩(wěn)并作電氣連通和接地。
c) 開剝后的OPGW的各層絞線應按條件安穩(wěn)并作電氣連通和接地。
10.5 銅導線連接
大凡光纜中若含有向無人中繼站供電或業(yè)務銅線,應用扭絞焊接套絕緣管或公用接線子接續(xù)。
10.6 光單元處理
應從光纜構造中分離出光單元,按色譜或符號區(qū)分,其長度應知足接頭盒的條件。應用公用工具將光單元中的光纖分離進去,其長度通常為0.8m。
光纖概況的油膏應用適當?shù)姆椒ㄇ宄谇宄倪M程中防止光纖的過小的波折或折、挽救等景色。
金屬管光單元的斷面應用合適的工具和方法去除銳邊或在光纖與管口之間套入合適的保衛(wèi)管。
光單元在接頭盒內(nèi)的安穩(wěn)或盤曲應知足光纜和接頭盒的技術條件。
10.7 光纖熔接
a) 光纖接頭編號和標識:每個光纖接頭都必需有編號和絕對應的標識。典型的光纖接頭標識表見附錄5。
b) 根據(jù)所用的熔接機的特性和操作程序?qū)γ恳粚饫w舉行熔接,每個光纖熔接點都應有靠得住的接續(xù)花費數(shù)據(jù)并蓄積或照實記實。可以用光時域反射儀(OTDR)在遠端監(jiān)測接頭花費,其數(shù)據(jù)是兩個測試方向的算術平均值。
c) 每個光纖接頭一般用熱壓縮管保衛(wèi)。
d) 一般條件每個光纖接頭的花費不大于0.05dB,除非另有商定。
10.8 光纖收留
熔接封裝合格的光纖應收留環(huán)繞在接頭盒內(nèi)。盤留光纖在隨意馬虎一處的波折半徑應不小于30mm且排放整齊。
借使有必要,可用OTDR對盤留后的光纖接頭舉行抽測或全測。
10.9 接頭盒封裝和安穩(wěn)
必需嚴肅按接頭盒的密封程序舉行封裝,借使有必要,可用OTDR對接頭盒封裝后的光纖接頭舉行抽測或全測。
接頭盒裝配安穩(wěn)在設計位置上。
10.10 余纜處理
應嚴肅按設計條件,大凡光纜的余纜可盤留安穩(wěn)在接頭坑(直埋)內(nèi)、人孔(管道)內(nèi)、電桿或架空吊線上;電力光纜在余纜可盤留在構架上(鐵塔)或余纜架內(nèi)。
10.11 復測
單個光纜接續(xù)作事完成后,應對每個光纖接頭舉行一次復測,記實花費的變化。
10.12 全程測試
全部光纜接續(xù)作事完成后,應對全程舉行測試,典型的全程測試表見附錄6。
11 光纜成端
11.1 成端方式
11.1.1 中繼站內(nèi)成端
a) 直接成端:外線光纜進站后作適當預留,直接進入機箱成端。
b) 尾纜成端:機箱內(nèi)設備調(diào)試完成后引出尾巴光纜,外線光纜進站預留后用接頭盒連接。
11.1.2 局內(nèi)成端
a) T-BOX盒終端
T-BOX即線路終端盒。外線光纜進站后作適當預留;進入終端盒,與單頭活動連接器連結(jié)(一般為熔接的死接頭)。終端盒可位于機架上或橋架上,連接器的插頭直接拔出傳輸設備的光收/發(fā)端機的插座。
b) ODF架/ODP終端
ODF即光纖配線架,ODP即光纖分配盤。外線光纜進站后作適當預留;進入終端盒,與單頭活動連接器連結(jié)(一般為熔接的死接頭)。終端盒一般位于機架上,連接器的插頭拔出ODF或ODP的插座的一端,插座的另一端則拔出兩端的活動連接器(光跳線)的一個插頭,光跳線的另一端拔出傳輸設備的光端機的插座。
11.2 成端施工的技術條件
a) 按設計留足預留長度光纜,按合適的曲率半徑盤留。
b) 光纜終端盒裝配應穩(wěn)固,遠留熱源。
c) 光纖在終端盒內(nèi)的活結(jié)頭應穩(wěn)妥安穩(wěn),余纖在盒內(nèi)環(huán)繞的波折半徑應大于劃定規(guī)矩值。
d) 從光纜終端盒引出單芯光纜或尾巴光纜所帶的連結(jié)器,按設計條件拔出ODF/ODP的插座。暫時不消的插頭和插座均應蓋上防塵防腐蝕的塑料帽。銅包鋼絞線。
e) 光纜中如有銅線應永別按設計引入公務盤和遠供盤終結(jié)。
f) 光纜中的金屬層應按設計條件舉行接地或終結(jié)處理。
g) 光纖、銅線應在能干部位標明方向和序號。
12 殺青驗收
光纜線路工程殺青驗收前,應由施工單位編制的殺青技術資料一式三份,交創(chuàng)辦單位或驗收小組審查。
殺青技術資料形式包括:殺青圖紙,可哄騙原有施工設計圖改繪,其中變更部門要醒宗旨注,轉(zhuǎn)折較大更改后不清楚的要重新繪制;殺青測試記實,包括光纜盤測資料,光纜配盤圖,全程安穩(wěn)接頭資料,中繼段全程衰減測試資料,中繼段OTDR全程后向散射曲線;全部工程中的隱藏工程簽證;其他資料:設計變更通知,開、停、復、殺青陳述,工程協(xié)商紀要,裝配的設備清單,工余料交接清單等。詳明的殺青資料項目及格式參見附錄7。
12.1 隨工檢驗
由創(chuàng)辦單位委派的工地代表隨工驗收,若發(fā)現(xiàn)質(zhì)量題目可隨時向施工單位指出并及時整改。
隨工檢驗主要適用于施工中的隱藏項目和殺青時未便檢驗的項目。隨工檢驗項目合格由工地代表及時簽署文件,往后的殺青驗收不再復驗。隨工檢驗項目參見表6。
表6 隨工檢驗項目及形式
序號 項目 檢 驗 內(nèi) 容 檢驗方式
1 管道光纜 1.塑料子管規(guī)格;2.占用管孔位置;3.子管在人孔中的保衛(wèi)和預留長度;4.子管敷設質(zhì)量;5.子管堵頭及子管口蓋(塞子)的裝配;6.光纜規(guī)格;7.光纜管孔位置;8.管口梗塞環(huán)境;9.光纜敷設質(zhì)量;10.人孔內(nèi)光纜走向、安放、托板的襯墊;11.預留光纜長度盤放;12.人孔內(nèi)光纜的保衛(wèi)措施;13. 光纜接續(xù)線序、工藝和質(zhì)量;14. 光纜接頭裝配質(zhì)量及保衛(wèi); 15.成端設備裝配工藝與質(zhì)量;16.光纜成端工藝與質(zhì)量等。 隨工檢驗
2 直埋光纜 1.光纜規(guī)格;2.埋深及溝底處理;3.光纜接頭坑的位置及規(guī)格;4.光纜敷設位置;5.敷設質(zhì)量;6.預留長度及盤放質(zhì)量;7. 光纜接續(xù)線序、工藝和質(zhì)量;8. 光纜接頭裝配質(zhì)量及保衛(wèi);9.保衛(wèi)設施的規(guī)格、質(zhì)量;10.防護設施裝配質(zhì)量;11.光纜與其它公開設施的間距;12.引上管、引上光纜設置質(zhì)量;13.回土夯本色量;14.長途光纜護層對地絕緣測試;15.成端設備裝配工藝與質(zhì)量;16.光纜成端工藝與質(zhì)量等。 按隱藏工程隨工檢驗
3 大凡架空光纜 1.光纜的規(guī)格、程式;2.掛鉤卡掛阻隔;3.光纜布放質(zhì)量;4.光纜接續(xù)線序、工藝和質(zhì)量;5.光纜接頭裝配質(zhì)量及保衛(wèi);6.光纜引上線規(guī)格、質(zhì)量(包括公開部門);7.預留光纜盤放質(zhì)量及波折半徑;8.光纜垂度;9.與其它設施的阻隔及防護措施等。
3.1 立桿 1.線桿的位置及洞深;2.線桿的垂直度;3.角桿的位置;4.桿根裝置的規(guī)格、質(zhì)量;5.桿洞的回土夯實;6.桿號等。
3.2 拉線與撐桿 1.拉線程式、規(guī)格、質(zhì)量;2.拉線方位與纏扎或夾固規(guī)格;3.地錨質(zhì)量(含埋深與建造);4.地錨出土及位移;5.拉線坑回土;6.拉線、撐桿距、高比;7.撐桿規(guī)格;8撐桿與線桿接合部位規(guī)格、質(zhì)量;9.線桿能否進根;10.撐桿洞回土等。
3.3 架空吊線 1.吊線規(guī)格;2.架設位置;3.裝設規(guī)格;4.吊線終結(jié)及接續(xù)質(zhì)量;5.吊線從屬的幫助裝置質(zhì)量。6.吊線垂度等。
4 ADSS架空光纜 1.光纜的規(guī)格、程式;2.裝配方法和工用具;3.光纜掛點位置與電力線的安閑距離;4.與其它物體的程度和垂直距離;5.光纜布放質(zhì)量;6.光纜接續(xù)線序、工藝和質(zhì)量;7.光纜接頭裝配質(zhì)量及保衛(wèi);8.光纜塔上引纜及其夾具的裝配工藝和質(zhì)量;9.光纜引上線規(guī)格、質(zhì)量(包括公開部門);10.預留光纜盤放質(zhì)量及波折半徑;11.光纜垂度;12.金具的規(guī)格及裝配質(zhì)量;13.成端設備裝配工藝與質(zhì)量;14.光纜成端工藝與質(zhì)量等。
隨工檢驗
5 OPGW 1.復合光纜規(guī)格;2.裝配方法和工用具;3.光纜的放線質(zhì)量、收線質(zhì)量、裝配質(zhì)量;4.線路金具的規(guī)格及裝配質(zhì)量;5.光纜塔上引纜及其夾具的裝配工藝和質(zhì)量;6.垂度能否適當條件;7.接地引下線能否裝配;8.光纜接續(xù)線序、工藝和質(zhì)量;9.光纜接頭裝配質(zhì)量及保衛(wèi);10.預留光纜盤放質(zhì)量及波折半徑;11.成端設備裝配工藝與質(zhì)量;12.光纜成端工藝與質(zhì)量等。 3-7項由線路驗收部門職掌檢驗;此外由通訊部門職掌檢驗
6 GWWOP 1.纏繞光纜規(guī)格;2.光纜的放線質(zhì)量、收線質(zhì)量、裝配質(zhì)量;3.線路金具的規(guī)格及裝配質(zhì)量;4.纏繞質(zhì)量能否適當條件;5.接地引下線能否裝配;6.接續(xù)箱裝配及光纜盤放質(zhì)量;7.光纜導引增強件的裝配質(zhì)量;8. 光纜接續(xù)質(zhì)量等。 隨工檢驗
7 ADL 1.捆綁光纜規(guī)格;2.光纜的放線質(zhì)量、收線質(zhì)量、裝配質(zhì)量;3.線路金具的規(guī)格及裝配質(zhì)量;4.捆綁質(zhì)量能否適當條件;5.接地引下線能否裝配;6.接續(xù)箱裝配及光纜盤放質(zhì)量;7.光纜導引增強件的裝配質(zhì)量; 8.光纜接續(xù)質(zhì)量等。 隨工檢驗
12.2 交工驗收
當一個中繼段完成后,施工單位按工程設計及驗收綱領或表率對工程舉行嚴肅檢驗,提供完整準確的殺青資料,由驗收小組舉行檢驗或抽查。交工驗收時應檢驗工程能否完成設計條件的全部工程量,殺青資料能否適當條件。如驗收小組己派代表列入了中繼段全程衰減等測試,交工驗收可不特地測試。屬隨工驗收的項目一般不再重驗。
12.2.1 驗收條件
a) 施工圖設計的作事量已全部完成;
b) 隨工驗收項目已全部合格;
c) 殺青文件齊全,最遲應于一周前送創(chuàng)辦單位審驗合格并適當檔案條件;
d) 施工單位正式收回交工或完工陳述。
12.2.2 一般程序
a) 成立驗收引導元首小組;
b) 成立路面組、測試組和資料組;
c) 分組檢驗;
d) 書面檢驗結(jié)果;
e) 會議磋商,做出評語和質(zhì)量等級;
f) 議決驗收陳述。
12.2.3 主要形式
a) 驗收作事的組織環(huán)境;
b) 驗收時間、周圍、方法和主要進程;
c) 質(zhì)量目標與評定定見;
d) 現(xiàn)實的創(chuàng)辦規(guī)模、臨盆才能、投資和創(chuàng)辦工期的檢驗定見;
e) 對工程殺青技術文件的檢驗定見;
f) 生活題目的落實解決門徑;
g) 下一步策畫、殺青驗收定見。
12.3 試運轉(zhuǎn)
當上述條件完全并知足時,可移交相關運轉(zhuǎn)部門投入試運轉(zhuǎn)。工程移交應有正式移交手續(xù)。
a) 原料移交:對比一下鋼絞線規(guī)格。應列出明細單經(jīng)創(chuàng)辦方清點汲取,一般在交工驗收前處分完成。
b) 器材移交:包括施工單位代為檢驗、保管及借用的儀表、機具及備品備件等其他器材,應按設計裝備的產(chǎn)權單位舉行移交。
c) 遺留題目處理:交工驗收中通曉的遺留題目,按會議落實的解決定見,由施工單位與運轉(zhuǎn)維護單位協(xié)商確定全體處理方法。
12.4 殺青驗收
工程殺青驗收是基礎創(chuàng)辦的末了程序,是考核工程創(chuàng)辦成績、檢驗工程設計和施工質(zhì)量及工程創(chuàng)辦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12.4.1 驗收條件
a) 經(jīng)劃定規(guī)矩的試運轉(zhuǎn)(一般為二至六個月),各項技術本能機能適當表率、設計條件;
b) 技術文件、檔案、殺青資料齊全、完整;
c) 主要維護儀表、工具、車輛和維護備品備件己按設計條件配齊;
d) 工程殺青決算和工程總決算的編制及經(jīng)濟判辨等資料打定就緒。
12.4.2 驗收形式
殺青驗收的主要形式見表7。
12.4.3 主要程序
a) 文件打定:工程決算和殺青技術文件;
b) 組織驗收機構:引導元首小組和技術組;
c) 大會審議、現(xiàn)場檢驗:審查、磋商殺青陳述,現(xiàn)場抽樣檢驗形式見表8;
d) 磋商議決驗收結(jié)論和殺青陳述;
e) 頒發(fā)驗收證書;
f) 工程殺青驗收一周內(nèi),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殺青技術資料:到貨驗收記實、動工、殺青陳述、工程施工聯(lián)系單、接頭塔和接頭盒電子照片、、隨工檢驗和驗收記實、光纜線路構造簡圖、光纜熔接配纖計劃表、ODF架配線記實、殺青測試記實、施工質(zhì)量事故記實及處理記實,其格式必需適當投標方條件。
表7 殺青驗收形式表
序號 項目 形式及規(guī)程
1 光纜裝配工藝 1.管道光纜抽查的人孔數(shù)不少于人孔總數(shù)的10%,檢驗光纜及接頭的裝配質(zhì)量、保衛(wèi)措施、預留光纜的盤放以及管口梗塞、光纜及子管標志;
2.架空光纜抽查的長度應不少于光纜全長的10%,沿線檢驗桿路與其它設施間距(含垂直與程度),光纜及接頭的裝配質(zhì)量、預留光纜盤放質(zhì)量,與其它線路交越、切近親近地段的防護措施;
3.直埋光纜應全部沿線檢驗其路由及標石的位置、規(guī)格、數(shù)量、埋深、面向;
4.OPGW和GWWOP裝配工藝由送電線路運轉(zhuǎn)檢修部門參照架空送電線路規(guī)程驗收,光纖通訊人員合營同時驗收光纖通訊對線路裝配工藝的條件;
5.局內(nèi)光纜應全部檢驗光纜與進線室、傳輸室路由、預留長度、盤放安置、保衛(wèi)措施及成端質(zhì)量
2 光纖主要傳輸特性 1.中繼段光纖線路衰減殺青時每根光纖都舉行測試,驗收時抽測應不少于光纖芯數(shù)的25%;
2.中繼段光纖背向散射信號曲線殺青時應對每根光纖舉行檢驗,驗收時抽查應不少于光纖芯數(shù)的25%;
3.多模光纖的帶寬及單模光纖的色散殺青及驗收測試按工程條件確定;
4.接頭花費的核實應根據(jù)測試結(jié)果貫串光纖衰減檢驗。
3 銅導線電特性 1.直流電阻、不均衡電阻、絕緣電阻殺青時每對銅導線都應舉行測試,驗收時抽測應不少于銅導線對數(shù)50%;
2.殺青時應測每對銅導線的絕緣強度,驗收時根據(jù)全體環(huán)境抽測。
4 護層對地絕緣 直埋光纜殺青及驗收時測試并作記實
5 接地電阻 殺青時每組都應測試,驗收時抽測數(shù)應不少于總數(shù)的25%
表8 殺青驗收抽查項目
項目 形式及條件
裝配工藝 1.長度不少于光纜總長度的10%。
2.光纜和接頭裝配質(zhì)量、盤留安穩(wěn)、保衛(wèi)措施等。
3.光纜與其他線路交越、切近親近地段的防護措施。
4.進站光纜與進線室、傳輸室路由,預留盤放、保衛(wèi)措施和成端質(zhì)量等
傳輸特性 1. 衰減抽檢不少于光纖芯數(shù)25%。
2. 背向散射曲線測試抽檢不少于光纖芯數(shù)25%。
3. 多模光纖帶寬及單模光纖色散按工程要求確定。
4. 接頭花費的核實。
護層對地絕緣 直埋光纜應測試并記實。
附錄1 光纜收盤測試陳述
表1 光纜收盤測試表
年 月 日
線 路 名 稱使 用 區(qū) 段測 試 地 點
光 纜 廠 家光 纜 型 號光 纖 芯 數(shù)
儀 表 廠 家儀 表 型 號測 試 方 法 背向散射
測 試 條 件 測試波長脈寬 1310nm/1550nm 折射率測試周圍 1.4675/1.4681
測 試 方 向
盤 號合同長度(m)盤標長度(m)
光纖管序 序號色譜 實測長度 實測花費(dB/km) 光纖管序 序號色譜 實測長度 實測花費(dB/km)
1310nm 1550nm1310nm 1550nm
備注
創(chuàng)辦單位: 施工單位: 監(jiān)理單位: 測試人:
表2 光纜收盤測試OTDR曲線
年 月 日
線 路 名 稱使 用 區(qū) 段測 試 地 點
光 纜 廠 家光 纜 型 號光 纖 芯 數(shù)
儀 表 廠 家儀 表 型 號測 試 方 法 背向散射
測 試 條 件 測試波長脈寬 1310nm/1550nm 折射率測試周圍 1.4675/1.4681
測 試 方 向
盤 號合同長度(m)盤標長度(m)
光纖管序序號色譜
曲線
創(chuàng)辦單位: 施工單位: 監(jiān)理單位: 測試人:
附錄2 直埋光纜底寬和頂寬及埋深條件
直埋光纜底寬和頂寬及埋深條件
直埋光纜埋深條件
地 段 D埋深(m)
大凡土、硬土
半石質(zhì)(砂礫土、風化石)
全石質(zhì)、流沙
市郊、村鎮(zhèn)
郊區(qū)、人行道
穿越鐵路(距道渣底)
公路(距路石)
溝、渠、水塘
河流 ≥1.2
≥1.0
≥0.8
≥1.2
≥1.0
≥1.2
≥1.2
≥1.2
按水底光纜埋深
直埋光纜開挖溝的一般條件
底寬Wb 頂寬Wa
Wa=Wb+0.1D
光纜數(shù)目(條) 底寬(cm)
1或2 40 挖溝深度
d=光纜外徑+D+10(cm)
1 55
2 65
附錄3 氣送光纜硅芯管規(guī)格、本能機能和埋深條件
HDPE硅芯管規(guī)格
標稱直徑
(mm) 外徑
(mm) 外徑允許缺點
(mm) 最小內(nèi)徑
(mm) 壁厚
(mm) 壁厚允許缺點
(mm) 盤長
(m)
32/26 32 +0.3/-0.0 26 3.0 ±0.15 3000+9
32/28 32 +0.3/-0.0 28 2.0 ±0.15 3000+9
40/33 40 +0.3/-0.0 33 3.5 ±0.20 2000+9
46/38 46 +0.3/-0.0 38 4.0 ±0.20 1500+5
50/42 50 +0.45/-0.0 42 4.0 ±0.20 1200+4
60/52 60 +0.5/-0.0 52 4.0 ±0.25 700+3
HDPE硅芯管主要本能機能
項目 主要本能機能
原原料硬度 邵氏D61
耐壓本能機能 應能繼承0.5h,0.6Mpa壓力
拉伸強度 ≥15Mpa
斷裂延長率 ≥350%
抗側(cè)壓強度 在1500N/100mm壓力下,扁徑不小于管外徑的70%,卸荷后檢測能回復至管外徑的90%以上,無裂紋。
內(nèi)壁沖突系數(shù) ≤0.15
波折半徑 ≤10倍管外徑
HDPE硅芯管埋深條件
敷設地段及土質(zhì) 埋深(m)
大凡土、硬土 ≥1.2
半石質(zhì)(砂礫土、風化石等) ≥0.8
全石質(zhì) ≥0.6
市郊、村鎮(zhèn) ≥1.0
郊區(qū)街道 ≥0.8
穿起鐵路(距路基面)、公路(距路面基底) ≥1.0
初等級公路中阻隔離帶及路肩 ≥0.8
溝、渠、水塘 ≥1.0
河流 直接開挖 ≥2.0
非開挖(地龍鉆孔) ≥5.0
沼澤地 ≥0.8
涵洞 ≥0.4
與其他纜線交越處(在其下方) ≥0.4
注:工資開槽的石質(zhì)溝和公路石質(zhì)邊溝的埋深可減為0.4m,并采用水泥砂漿封溝;硬路肩可減為0.6m。
附錄4 架空光纜的凈距、掛鉤程式和敷設工藝
架空光纜的凈距、掛鉤程式和敷設工藝
架空光纜凈距表
垂直距離 程度凈距離
名 稱 最小距離(米) 名 稱 最小凈距離
鐵路距軌 7.0(最大弧垂) 鐵路(桿位-鋼軌) 1 1/3 H
公路、郊區(qū)馬路 5.5 公路 1 H
一般門路 5.0 人行道邊沿 0.5 m
通航河流船帆頂 1.0(最高水位) 通訊線路(兩桿間) 1 H
不通航河流水面 2.0(最高水位) 公開管線(水電煤) 1.0 m
平屋頂 2.0 公開管線(直埋電信) 0.75 m
屋脊 0.6 房屋建筑(邊緣) 2.0 m
其他通訊線交越 0.6 H:電桿空中高度
樹枝(郊外) 2.0
樹枝(郊區(qū)) 1.25
郊區(qū)距空中 4.5
郊區(qū)鄰居弄堂 4.0
高農(nóng)作物 3.5
其他一般地形空中 3.0
鋼絞線在不同負荷區(qū)和桿距時允許吊掛光纜分量
區(qū)域 吊線程式 桿距(米) 光纜分量(公斤/米)
輕負荷區(qū) 7/2.2 ≤45 ≤2.1
≤60 ≤1.5
≤80 ≤1
中負荷區(qū) 7/2.2 ≤45 ≤1.8
≤50 ≤1.5
≤60 ≤1
重負荷區(qū) 7/2.2 ≤35 ≤1.5
≤45 ≤1
≤50 ≤0.6
7/2.6 ≤35 ≤2.5
≤45 ≤1.5
≤50 ≤1
掛鉤程式
掛鉤 光纜外徑(mm) 間距400~500mm
65 >32
55 25~32
45 19~24
35 13~18
25 <12
附錄11(表率性):
附錄5 光纖接頭、光纖編號及光纖色譜表
表1 光纖接頭標識記實
線 路 名 稱線路全長(Km)
色譜標識原則:
熔接點
纖芯編號
表2 光纖編號及光纖色譜對應表
光纖編號 光纖色譜 光纖編號
光纖色譜 光纖編號 光纖色譜
管序 色譜管序 色譜管序 色譜
附錄6 光纜全程花費測試記實
光纜全程花費測試記實
電路稱號測試出發(fā)點B測試終點A
使用儀表稱號臨盆廠家儀表型號
測試方法測試人員
測試參數(shù) 丈量周圍波長
脈沖寬度折射率
纖芯編號
接續(xù)編號 距離(km)
全程花費(dB)
平均花費(dB/km)
附錄7 殺青技術資料
XXXX光纜線路工程
殺青技術資料
創(chuàng)辦單位________
施工單位________
年 月 日
工程稱號
中繼段長
敷設方式
施工時間
施工單位主管
施工職掌人
目 錄
1、殺青圖
2、初步設計文件(正冊)
3、施工圖設計文件(正冊)
4、施工組織設計(正冊)及其審批
5、施工技術交底記實
6、工程總結(jié)
7、工程圖片
8、動工、殺青陳述
9、工程施工聯(lián)系單
10、施工質(zhì)量事故記實及處理記實
11、設計變更通知單
12、工程協(xié)商紀要
13、原原料和器材出廠質(zhì)量合格證明和試驗記實
14、光纜及附件到貨驗收及測試記實
15、光纜及附件缺陷和處理記實
16、裝配的設備清單
17、代用原料清單
18、工余料交接清單
19、未按設計施工的各項明細表及附圖
20、施工缺陷處理明細表及附圖
21、隨工檢驗和驗收記實
22、光纜線路構造簡圖
23、光纜熔接配纖計劃表
24、ODF架配線記實
25、工程測試陳述(不限于以下測試資料)
(1) 光纜收盤測試陳述
(2) 光纜收盤測試OTDR曲線
(3) 中繼段光纜配盤
(4) 中繼段光纖衰減統(tǒng)計表
(5) 中繼段光纖接頭花費測試記實
(6) 中繼段光纖線路衰減測試記實
(7) 中繼段光纖色散(單模)帶寬(多模)測試記實
1、殺青圖
(按設計/施工單位格式)
2、初步設計文件(正冊)
3、施工圖設計文件(正冊)
4、施工組織設計(正冊)及其審批
5、施工技術交底記實
(按創(chuàng)辦/施工單位格式)
6、工程總結(jié)
(按創(chuàng)辦/施工單位格式)
7、工程圖片
(按創(chuàng)辦/施工單位格式)
8、動工、殺青陳述
(按創(chuàng)辦/施工單位格式)
9、工程施工聯(lián)系單
(按創(chuàng)辦/施工單位格式)
10、施工質(zhì)量事故記實及處理記實
(按創(chuàng)辦/施工單位格式)
11、設計變更通知單
(按設計單位格式)
12、工程協(xié)商紀要
(按創(chuàng)辦/施工單位格式)
13、原原料和器材出廠質(zhì)量合格證明和試驗記實
(按廠商格式)
14、光纜及附件到貨驗收及測試記實
(按廠商格式)
15、光纜及附件缺陷和處理記實
(按創(chuàng)辦/施工單位格式)
16、裝配的設備清單
(按下表格式)
序號 稱號 中繼段 段內(nèi)序號 蘊涵附件 數(shù)量 說明
17、代用原料清單
(按下表格式)
序號 原原料 代用原料 中繼段 段內(nèi)序號 數(shù)量 說明
18、工余料交接清單
(按下表格式)
序號 原料名 規(guī)格 數(shù)量 新/舊 包裝 說明
19、未按設計施工的各項明細表及附圖
(按施工單位格式)
20、施工缺陷處理明細表及附圖
(按施工單位格式)
21、隨工檢驗和驗收記實
(按施工單位格式)
22、光纜線路構造簡圖
線路稱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構造簡圖(示例)
編制_____________審核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
23、光纜熔接配纖計劃表
線路稱號:
A側(cè)光纜芯數(shù): ? B側(cè)光纜芯數(shù): C側(cè)光纜芯數(shù): D側(cè)光纜芯數(shù):
A側(cè)稱號和光纜型號: B側(cè)稱號和光纜型號:
C側(cè)光纜類型和型號: D側(cè)光纜類型和型號:
應用接頭編號和地點:
24、ODF架配線記實
圖1 ___站ODF架立體圖
圖2 ODF架第____單元箱FC/PC適配器立體圖
繪制___________________審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說明:
1、圖中號碼為單元箱上的適配器編號;
2、本表和適配器連接使用表合營使用可通曉適配器編號與纖芯編號的對應關聯(lián);
3、本立體圖應根據(jù)ODF單元箱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繪制;
4、本表作為光纜線路工程殺青技術文件中ODF架配線記實的形式。
25、工程測試陳述
表1 光纜收盤測試陳述
年 月 日
線 路 名 稱使 用 區(qū) 段測 試 地 點
光 纜 廠 家光 纜 型 號光 纖 芯 數(shù)
儀 表 廠 家儀 表 型 號測 試 方 法 背向散射
測 試 條 件 測試波長脈寬 1310nm/1550nm 折射率測試周圍 1.4675/1.4681
測 試 方 向
盤 號合同長度(m)盤標長度(m)
光纖管序 序號色譜 實測長度 實測花費(dB/km) 光纖管序 序號色譜 實測長度 實測花費(dB/km)
1310nm 1550nm1310nm 1550nm
備注
創(chuàng)辦單位: 施工單位: 監(jiān)理單位: 測試人:
表2 光纜收盤測試OTDR曲線
線 路 名 稱使 用 區(qū) 段測 試 地 點
光 纜 廠 家光 纜 型 號光 纖 芯 數(shù)
儀 表 廠 家儀 表 型 號測 試 方 法 背向散射
測 試 條 件 測試波長脈寬 1310nm/1550nm 折射率測試周圍 1.4675/1.4681
測 試 方 向
盤 號合同長度(m)盤標長度(m)
光纖管序序號色譜
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