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絞線預應力張拉施工設計控制張拉力,是指預應力張拉完成后鋼絞線在錨夾具前的拉力。因此,在鋼絞線預應力張拉理論伸長量計算時,應以鋼絞線兩頭錨固點之間的距離作為鋼絞線的計算長度,但在預應力張拉時鋼絞線的控制張拉力是在千斤頂工具錨處控制的,故為控制和計算方便,一般以鋼絞線兩頭錨固點之間的距離,再加上鋼絞線在張拉千斤頂中的工作長度,作為鋼絞線預應力張拉理論伸長量的計算長度。?
在鋼絞線預應力張拉時,鋼絞線的外露部分,大部分被錨具和千斤頂所包裹,鋼絞線的張拉伸長量無法在鋼絞線上直接測量,故只能用測量張拉千斤頂的活塞行程,計算鋼絞線的張拉伸長值,但同時還應減掉鋼絞線張拉全過程的錨塞回縮量。(參閱《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一般計算式為:?
ΔL=ΔL1+ΔL2-b-c ? ? ?⑴ 式中:?
ΔL1:為從初始拉力(橋梁施工規范規定一般為設計控制張拉力的10%~25%)至張拉設計控制拉力間
的千斤頂活塞的張拉行程;?
ΔL2:為初始拉力時的推算伸長值(按規范規定推算求得); ?b:工具錨錨塞回縮量; ?c:工作錨錨塞回縮量。?
2.2 在鋼絞線預應力先張法施工中,也有在每分級張拉一次,卸掉千斤頂前后,直接丈量鋼絞線外露長度,以鋼絞線每級張拉前后外露長度的差或以張拉活動橫梁的張拉前后位移量的差值,求算鋼絞線張拉伸長量,此法較為直觀,但只適用于以每分級張拉一次,卸掉一次千斤頂的張拉方法或設置有張拉活動橫梁同時張拉多根預應力筋的方法。先張法為方便施工,一般采取單根一端固定另一端張拉的方法,故計算鋼絞線張拉伸長量時,還應考慮減掉固定端錨具夾片的回縮量。每級張拉前后量測固定端錨具夾片的外露長度或固定端鋼絞線的外露長度的差值即為固定端錨塞回縮量。不論使用活動橫梁同時張拉多根預應力筋還是單根一端張拉,均應在預先調整初應力(設計控制拉力的10~25%)后的各級張拉完畢后,再量測計算固定端錨塞回縮量。使用活動橫梁張拉時,可用各根的平均值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