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熱鍍鋅鋼絲鈍化工件在經水冷卻后,如需要較長時間儲運時,應對鍍鋅工件進行鈍化處理,以防止在儲運過程中產生腐蝕。在潮濕不通風的環境中,鋅層腐蝕很快,形成的白色疏松物不能保護鋅層免遭進一步腐蝕,其腐蝕物俗稱“白銹”。
● ? 白銹形成機理
? ? 鋅是非?;顫姷慕饘?,鋅的表面與周圍的潮濕空氣接觸時,會首先與潮濕水汽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一層多空的、膠粘狀的腐蝕物。隨后,氫氧化鋅會進一步與大氣中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層薄的、致密的、有一定粘附性的堿式碳酸鋅腐蝕物,可以阻止鍍層進一步腐蝕。
? ? 當鍍鋅件緊密的堆積并置于潮濕的空氣中時,由于鍍件間的表面沒有自由流動的空氣,鍍層的局部將不能發生形成上述腐蝕物保護膜的化學反應,而是發生電化學腐蝕,形成白銹。白銹的形成機理,實際上就是“氧濃差腐蝕電池”原理。
? ? ?形成白銹時所需的水分來源多種多樣。例如,鍍件水冷后沒有完全干燥,會造成在堆放或包裝的時候鍍件上留有水分;直接暴露在雨水或海水中,或由于大氣溫度變化造成冷凝水,會導致鍍件表面留有水分;緊密堆放的鍍件由于空氣流通不好而干燥緩慢,由于相互接觸的表面間的毛細凝聚作用,也會導致鍍件表面有水分。
● ? 鈍化處理
● ? 鈍化作為金屬和金屬涂層在不太惡劣環境中的一種有效防護措施,有著廣泛的應用。
● ? 鈍化處理,是化學轉化膜處理的一種,其原理是將金屬表面從活化狀態變為鈍化狀態,從而使金屬溶解變緩。實際的鈍化處理過程,依賴于金屬表面的電化學反應過程。其中包括一個陽極溶解步驟,這個過程中金屬表面被氧化,與之伴隨的陰極過程使鈍化液中的某些離子被還原,產生低價離子與金屬的腐蝕物一起組成表面的鈍化膜。
鈍化的原理
? ? ? ?應用化學或電化學方法,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薄的氧化物層,使金屬腐蝕速率大大降低的過程。
金屬由于介質的作用生成的腐蝕產物如果具有致密的結構,形成了一層薄膜(往往是看不見的),緊密覆蓋在金屬的表面,則改變了金屬的表面狀態,使金屬的電極電位大大向正方向躍變,而成為耐蝕的鈍態。如Fe→Fe++時標準電位為-0.44V,鈍化后躍變到+0.5~1V,而顯示出耐腐蝕的貴金屬性能,這層薄膜就叫鈍化膜。
金屬的鈍化也可能是自發的過程(如在金屬的表面生成一層難溶解的化合物,即氧化物膜)。在工業上是用鈍化劑(主要是氧化劑)對金屬進行鈍化處理,形成一層保護膜?! ?/div>
其鈍化的機理可用薄膜理論來解釋,即認為鈍化是由于金屬與氧化性質作用,作用時在金屬表面生成 一種非常薄的、致密的、覆蓋性能良好的、牢固地吸附在金屬表面上的鈍化膜。這層膜成獨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化金屬的化合物。它起著把金屬與腐蝕介質完全隔開的作用,防止金屬與腐蝕介質接觸,從而使金屬基本停止溶解形成鈍態達到防腐蝕的作用。
1)與傳統的物理封閉法相比,鈍化處理后具有絕對不增加工件厚度和改變顏色的特點、提高了產品的精密度和附加值,使操作更方便;
2)由于鈍化的過程屬于無反應狀態進行,鈍化劑可反復添加使用,因此壽命更長、成本更經濟。
3)鈍化促使金屬表面形成的氧分子結構鈍化膜、膜層致密、性能穩定,并且在空氣中同時具有自行修復作用,因此與傳統的涂防銹油的方法相比,鈍化形成的鈍化膜更穩定、更具耐蝕性。